何为健全的人格,其本质是一个“舒展的自我”。
舒展代表着一切中性的概念,你既不紧张也不放纵,既不卑微也不高傲,既不讨好也不回避。
其实在这样的人格状态里你是松坦的。因为你是松坦的,是“中性”的状态,所以我们反而很难用直接的、肯定的定义去描述什么是健康的人格,而只能用这种“对立否定”的方式来表达。
不健康的人格,其本质就是“被扭曲”、亦或是“破碎”的自我。“回避型人格、偏执型人格、边缘型人格、回避型人格”等等,这些命名其实表述的都是人格扭曲之后的不同分类。而人格的扭曲,本质上是人的自我破碎之后,为了整合、或规避这种破碎感,而进行调适的结果。
那么所谓的“自我的破碎”从何而来呢?它源自于外界的攻击。我们面对一切外界的攻击,其实都是没有什么防御的。因为“精神攻击”本身就是无法规避、无法防御的。你对一个四五岁的小孩说:“你真是个废物,滚一边去别碍老子的眼!”这个小孩的内心马上就会感到一阵难受,他内心的委屈、羞耻、愤怒等情绪马上就会被点燃。你的话语就如同利剑一样,插在他柔软、脆弱的心理上。这些攻击落在你的心理中时,它们就像一颗子弹打在你的肉体中不断旋转一样,精神攻击也会撕扯你的心理,导致暂时性的“自我的破裂”。这些子弹要是没有取出去,这种破裂感就会一直持续。所有的防御手段都是我们后天发展出来的。为了应付这些来自于外部的攻击,所带给你的那些糟糕的感觉,你就脱离了那种松坦的“中性”状态。就好比原本有一个直直的指向天空的指针,它受到外力的作用之后,向右边偏了一些,你为了让它回到正中,就必然要从右边把它敲回去,或是从左边将它拉回去。问题在于我们的心理惯性太大,你习惯了从左边拉它之后,往往会在已经把它拉过了中线之后还不放手,仍然一直不停的向左边拉。往左边拉过头了,你就赶紧又从右边再拉一下。这些不断从各方发力,试图将自己的内心调整到舒适状态的手段和方法,慢慢地就会固化下来,成为你的习惯,并进而成为你的一种人格模式。因此,人格的扭曲,源自于我们在受到外界攻击的时候,为了“情绪缓解”这一目的,所付诸的习惯性努力。在特定的情况下,你讨好别人,是为了终结或避免别人所可能施加给你的攻击,这种模式固化下来,就是讨好型人格。你担心将你对别人的不满和愤怒释放出去会带来不好的后果,所以就一直压抑,表面笑嘻嘻,心理,这种模式固化下来,就是“被动攻击型人格”。你的内在无比的缺乏自我价值感,你迫切的希望能够被别人看到,于是故意制造戏剧化的场景、做出戏剧化的举止以获得别人的注意、或是在这种“扮演某种角色”的过程中获得自我价值感,这种模式固化下来,就是“表演型人格”。
综上所述,我们要培养健全的人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