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24日晚,东京第16届夏季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正式开幕。据东京奥组委透露,因疫情原因,本届残奥会为期13天的赛程一般不对观众开放,但作为教育的一部分,将在做好安全保障工作的情况下,允许部分学生入场观看。让残奥会的价值更多体现在教育上,也是残奥会举办的重要意义所在。
不可否认,公众对残奥会的关注度比不上奥运会。实际上,中国代表团在残奥会上的表现是当之无愧的王者,从2004年雅典残奥会起,中国残奥代表团已经连续4届蝉联奖牌榜第一,金银铜首位全包,但国内讨论的热度并不太高。网络上有一种解释颇具代表性:或许是因为残奥会的观赏性不如奥运会。如果说奥运会的赛场,我们是欣赏速度与激情、力量与震撼,那么残奥会则让我们看到生命的不屈与绽放、温暖与感动。以行动受限的身体证明自我价值,是对人类坚强意志和顽强精神的直观展示,同样激荡人心。
生命以痛吻我,我仍报之以歌。在残奥会赛场,几乎每个运动员的背后,都有一个个与命运抗争的励志故事。此次出征残奥会的湘军中,左手运动功能障碍的蒋芬芬,数十年如一日以健全人的标准进行运动训练;左腿高位截肢的杨超,用残障的躯体挑起家庭的重担;独掌“神枪手”黄兴,以红砖绑手训练平衡感……他们以自身的经历启示我们:人生的缺憾有时不受自身控制,但残缺的身体无法束缚自强不息的精神,命运的轨迹永远掌握在自己手中。
残奥会前播出的纪录片《无翅亦能飞翔 拼搏绽放奇迹》中,残疾运动员们勇敢勃发的精神状态、百折不挠的意志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,正是闪闪发光的生命该有的内涵。残奥会的赛场,是残疾人运动员追求梦想、实现自我价值的宏大舞台,又何尝不是一堂精彩的人生大课,教育大家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去面对困难和障碍。这样的鼓舞,不仅能为进场观赛的青年人带来启迪,也适用于我们所有人。
残奥会开幕式的理念为“We Have Wings”,中文译为“我们拥有翅膀”。不是所有人都会经历身体的残缺,但人生在世总会遇到逆境。唯有坚韧不拔、奋力拼搏,方能为实现人生价值插上腾飞的“翅膀”。好好看一回残奥会比赛吧,当我们为运动员们的精彩表现喝彩时,也会收获对生命力量更多的思考和感悟。